光标文章网光标文章网

结婚二十四年他仍会写情书

    今天早上,我又在餐桌上发现了他写的情书。淡蓝色的信纸折成方方正正的小方块,压在我的咖啡杯下面。展开来,还是那熟悉的笔迹:“亲爱的,昨夜梦见我们第一次约会,你穿着白裙子站在梧桐树下,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你身上,像天使降临...”

    我捧着这张薄薄的信纸,眼眶突然就湿了。这样的情书,他已经写了整整二十四年。

    二十四年前,我们刚结婚时,他就开始写了。那时住在租来的小房子里,厨房和卧室只隔着一道布帘。他总是在深夜,等我和孩子都睡下后,坐在那张二手书桌前,就着台灯微弱的光写情书。有时我假装睡着,偷偷看他伏案的背影,心里满是甜蜜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要写情书呢?”我曾问他,“天天见面,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?”

    他想了想,很认真地说:“说出来的话会随风飘走,写下来的字却能留下来。等我们老了,这些都是证据——证明我们这样热烈地爱过。”

    这些年,这些情书确实成了我们爱情的“证据”。它们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,也见证着我们的改变。

    最初几年的情书,满是年轻人的炽热。“恨不能把你揉进我的身体里”“你的眼睛是我的星空”——这样的句子让我脸红心跳,却又忍不住反复阅读。那时他总爱把情书塞进我的包里,或夹在书里,给我惊喜。

    孩子出生后的那几年,生活突然变得手忙脚乱。他要加班,我要照顾哭闹的婴儿,我们连好好说句话的时间都少。可情书却没有断过。只是内容变了,不再是华丽的誓言,而是实实在在的牵挂:“昨晚听见你起来三次喂奶,辛苦了”“今天降温,记得多加件衣服”。

    有一封我至今记忆犹新:“刚才看见你抱着孩子在沙发上睡着了,阳光照在你们身上,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。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家。”那封信的纸是皱的,后来他才承认,是边写边掉眼泪。

    人到中年,父母先后生病住院。那段时间,我们轮流在医院陪护,身心俱疲。他的情书成了我最大的支撑。“别怕,有我在”“爸爸今天气色好多了”——这些简单的话语,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有力量。最艰难的那个冬天,他在情书里写道:“牵着你的手走过这段艰难,才发现我们的手已经握得这样紧,紧到再也分不开了。”

    三年前,女儿去外地上大学。送走她回家的那个晚上,家里空荡荡的,我们相对无言。第二天早上,我在餐桌上发现他的情书:“从今天起,又是我们两个人的世界了。突然想起二十四年前,我们也是这样开始的。真好,转了一圈,你还在。”

    这些情书,他写得随意,我却收藏得仔细。有一个专门的木盒子,里面已经积了厚厚一沓。按照年份捆好,偶尔我会拿出来重读。从光滑的信纸到略有泛黄的,从激情洋溢到平淡深情,翻看它们,就像重温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。

    朋友们都说他浪漫,能坚持这么多年。其实我知道,这早已不是单纯的浪漫,而成了我们之间的一种仪式,一种沟通方式。有些不好意思当面说的话,有些深藏心底的感情,都借着笔尖流淌到纸上。

    去年我生病住院,手术前一晚紧张得睡不着。他什么也没说,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——原来他早就写好了。“明天你进手术室时,我会在外面等你,就像当年在产房外一样。别怕,我会一直等着你,然后我们一起回家。”那封信,我攥在手里进了手术室。

    现在,我们的鬓角都有了白发,他写字的手偶尔会抖,字迹不如从前工整,可情书还在继续。内容越来越简单,有时只是几句家常,或是突然想起的往事,但末尾永远写着:“爱你的丈夫。”

    今天这封情书的最后,他写道:“昨天在公园看见一对年轻情侣,女孩笑得和你年轻时一模一样。我突然很骄傲——因为你的笑容,我已经守护了二十四年,而且还会继续守护下去。”

    我把信仔细折好,放回木盒里。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,落在那个已经有些旧了的木盒上。我知道,里面装的不是信,而是我们二十四年的时光,是用最普通却又最珍贵的方式,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深情。

    二十四年的婚姻是什么?是激情褪去后的相守,是爱情转化为亲情却又超越亲情的羁绊。而他这些从未间断的情书,就像一条温柔的线,把散落的珍珠串成了项链——每一颗都普通,串在一起却闪闪发光。

    厨房里传来他准备早餐的声音,咖啡机在嗡嗡作响。我起身走向他,从背后轻轻抱住这个为我写了二十四年情书的男人。不需要说什么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    明天早上,餐桌上一定又会有一封新的情书。想到这里,我心里就充满了温柔的期待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光标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