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时我刚升职,负责第一个重要项目。买这双鞋是为了庆功宴,后来它陪着我见过许多重要的人。穿着它挤进早高峰地铁,脚跟被磨出血也要昂着头;穿着它在会议室站足三小时做汇报,靠微微踮脚缓解小腿酸胀;穿着它赴过几场似是而非的约会,对方说“你看起来很有距离感”——不知道是夸我还是怨我。
最难忘是那个雨夜。项目谈崩了,我拎着鞋光脚走在雨里,雨水把闪粉冲刷成泪痕状。可第二天还是穿上它去公司收拾残局,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比平时更响,像在给自己壮胆。
后来呢?
后来工作越来越顺手,买了更贵更舒适的鞋。这双鞋被冷落了,像褪色的战旗。偶尔整理鞋柜时会拿出来擦拭,却再没穿过。上周心血来潮试穿,发现右脚内侧有处皮质因反复摩擦微微发白——那是我左脚习惯性微微内倾导致的磨损。
现在的生活早已不需要靠一双鞋来证明什么。可以穿着平底鞋奔跑赶车,可以窝在沙发把脚缩进柔软棉拖。那些需要高跟鞋加持的场合,突然都失去了吸引力。
鞋柜深处还有其它“遗迹”:为了年会买的红色漆皮,鞋跟镶着假钻;面试第一份工作时买的黑色基础款,鞋底还贴着价格标签的残角;甚至有一双布满灰尘的银色舞鞋,大学演出时穿的,那时以为穿上它就能跳到天涯海角。
每双鞋都曾承载某个阶段的期待。期待变得成熟,期待被人认可,期待爱情降临,期待成为想象中那个光彩照人的自己。
而此刻,我光脚踩在地板上,看着那双依然崭新的银灰色高跟鞋。它依然美丽,依然能让我高出七厘米,看见不一样的风景。但穿上它的冲动,就像青春里其他莽撞的勇气,不知何时已消散在风里。
我没有扔掉它。就让它立在那里吧,像座小小的纪念碑,纪念那些需要踮起脚尖才能触碰的日子,纪念那个以为一双鞋就能改变命运的姑娘。
昨天路过商场橱窗,看见最新款的高跟鞋在旋转展台上缓缓转动。我驻足三秒,然后继续向前走。不是不喜欢了,只是明白了——真正让人挺拔的,从来不是鞋跟的高度,而是你如何走过这段路。
那些磨破的伤口早已愈合,留下浅白的茧。现在我更爱穿一双旧球鞋,鞋带松松系着,随时准备奔赴那些不需要盛装出席的快乐。而鞋柜里那些细高跟鞋,就让它们继续站着吧,像博物馆里的展品,安静诉说着另一个时空的故事。
偶尔打开鞋柜,它们还在那里。银灰色的缎面,红色的漆皮,黑色的绒布。我伸手轻轻拂过鞋面,指尖沾了些许灰尘。
这样也好。有些风景,路过就够了。有些路,穿着平底鞋走得更远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光标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光标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57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55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42)
3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(42)
4想和他一起去海边散步看星星阅读 (41)
5做律师想做刑事案,跟着老律师办案后成专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