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记得有个周三下午,销售部王经理冲进行政办公室:“小张,明天客户来访的会议室怎么还没确认?”我手忙脚乱地打开系统,发现心仪的那间已经被预订了。就在我急着找替代方案时,手机响了,是前台说快递员在等着取件。刚挂电话,财务小李又来催上个月的报销单。那一刻,我整个人都要炸了。
真正让我决心改变的,是错过了母亲生日那天。她特意从老家来看我,说好下班后一起去吃饭。可我因为临时要处理总经理急要的文件,让她在楼下咖啡店等了两个半小时。当我终于下班见到她时,蛋糕上的蜡烛已经燃尽了。母亲笑着说没关系,可她眼神里的失落,我到现在都记得。
就是从那天起,我告诉自己:不能再这样了。
我开始观察办公室里最高效的刘姐。发现她每天早上到办公室,不急着处理邮件,而是先花十分钟列清单。她有个厚厚的笔记本,事情分成了四类:重要紧急、重要不紧急、紧急不重要、不紧急不重要。
我学着她的样子,买了同样的笔记本。第一天列清单花了二十分钟,因为每件事都觉得重要。后来我学会了问自己三个问题:这件事不做会有什么后果?今天必须完成吗?能不能交给别人做?
慢慢地,我发现了规律。比如每天上午911点是我效率最高的时段,就用这个时间做需要高度专注的工作,比如写报告、做预算。下午24点容易犯困,就安排一些事务性工作,比如整理档案、收发文件。打电话我会集中在两个时段——上午11点和下午4点,因为这两个时间点别人通常不太忙,接电话态度也好。
预订会议室我现在都提前一周做,而且会准备三个备选方案。办公用品每周五下午盘点,发现存量低于三分之一就下单,这样永远不会出现周一没纸用的尴尬。
印象最深的是筹备年度大会那次。要在三天内完成场地布置、资料准备、人员协调,放在以前我肯定崩溃。但这次,我先把所有任务拆解成小步骤,做成甘特图。重要的事亲自盯,像资料装订这种就可以交给实习生。每天下午四点,我还会花十分钟检查进度,及时调整。
会议当天,一切井然有序。总经理特意走过来对我说:“小张,这次准备得很充分。”那一刻,我鼻子突然有点酸。想起刚入职时,我连复印机卡纸都要折腾半天,现在终于能独当一面了。
效率提升后,最让我开心的是有了生活。现在每天下班,我能悠闲地做顿饭,周末能陪父母逛公园,上个月还报了瑜伽班。这些在以前根本不敢想。
前几天,新来的实习生小陈问我:“张姐,你怎么能把那么多事安排得井井有条?”我笑着把自己的笔记本递给她看。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着优先级,旁边还有小小的完成标记。
“其实没什么秘诀,”我对她说,“就是先把事情分分类,重要的先做,不重要的后做或者不做。记住,你不是超人,不可能做完所有事,但要保证做完的事都是该做的。”
说这些话时,我想起那个让母亲空等的夜晚,想起手忙脚乱的自己。现在的我依然忙碌,但不再慌乱。因为我知道,只要方法对了,再多的工作也能一件件完成。就像整理一团乱麻,找到线头,耐心梳理,总会理顺的。
行政工作就是这样,它琐碎,却重要;它平凡,却不可或缺。而我在这个过程中,不仅学会了如何工作,更学会了如何生活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光标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光标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89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84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0)
3想和他一起去海边散步看星星阅读 (73)
4代买限量零食黄牛发错口味阅读 (71)
5扫码领洗发水,收到后是小瓶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