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开始那会儿,可真叫一个手忙脚乱。手指头不听使唤,点这里不是,点那里不对。好不容易打开相机,又分不清前摄像头和后摄像头。第一次自拍,把天花板拍了半分钟,还纳闷怎么看不见自己的脸。儿子笑得前仰后合,说我比两岁的小孙子还笨。
但我这个人吧,有个倔脾气。年轻时在厂里当技术员,机器出故障,别人都休息了,我还非要琢磨明白。现在对着这个小方块手机,那股劲儿又上来了。
我决定从最简单的开始——拍我做早饭。清晨五点半,厨房里只有我和那些熟悉的锅碗瓢盆。我把手机架在调料架旁,按下那个红色按钮。那天煎鸡蛋时太紧张,把盐当成了糖,老伴吃了一口直皱眉。视频拍得晃晃悠悠的,只能看见我的围裙和半个锅。
没想到就这样一个视频,第二天居然有二十三个人点赞!还有条评论说:“阿姨真可爱,让我想起我妈。”就这一句话,让我坐在餐桌前发了半天呆。女儿告诉我,这些点赞的都是我的“粉丝”。粉丝?我活了快七十年,第一次有了粉丝。
从那以后,我慢慢放开了。今天拍阳台上的月季开花了,明天拍我和老伴下象棋——他总偷我的棋子,被我逮个正着。最火的一个视频,是我在菜市场和小贩讨价还价。我说你这青菜蔫了得便宜点,他说阿姨您真会砍价。这段被孙女配上文字:“我奶奶,砍价高手。”竟然有五千多人看过。
拍着拍着,我发现生活里那些习以为常的片段,在镜头里都变得新鲜起来。清晨洒在餐桌上的阳光,老伴读报时戴的老花镜,窗台上那盆茉莉花的香气仿佛都能透过屏幕——这些我过了大半辈子的日常,在别人眼里竟是这样珍贵。
粉丝渐渐多起来,我开始收到各种留言。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姑娘说,看了我擀面条的视频想家了;还有个年轻妈妈说,看我耐心地给布娃娃缝衣服,她学会了怎么对待调皮的孩子。最让我感动的是,有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大姐,每次都在评论区和我聊种花的经验,后来我们成了没见过面的好朋友。
当然也有闹笑话的时候。有一次我想学着年轻人拍“卡点视频”,按照孙女教的,数着拍子切换镜头。结果手忙脚乱,该切的时候没切,不该切的时候乱切。最后成品像个滑稽戏,我自己看了都笑出眼泪。没想到大家反而特别喜欢,说真实可爱。
现在,拍视频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。不是任务,不是工作,就是记录。记录今天包的饺子是什么馅儿的,记录老伴在藤椅上打盹的憨态,记录楼下桂花开了满树金黄。通过那个小小的镜头,我重新打量了这个我生活了几十年的世界——原来还有这么多美好,是我从前匆匆忙忙时忽略了的。
前几天过生日,孩子们给我庆祝。小孙子突然说:“奶奶现在是网红了!”我笑着摸摸他的头:“奶奶不是什么网红,奶奶就是把自己过的日子,拿出来和大家分享。”
其实想想,人生走到六十九岁,像翻一本厚厚的书。前半本写得急,忙着工作、养孩子、应付生活;现在翻到后半本,终于可以慢下来,细细品味每一个平常的日子。而视频号就像一支笔,让我把这些细碎的温暖记录下来。
有年轻人问我:“阿姨,您怎么保持这么好的心态?”我说:“不是保持,是发现。发现每一天都值得好好过,发现再普通的生活里也有光。”
如今我的视频号有了一万多个粉丝。不多,但每一个都真实。他们看我做饭、养花、散步,我也在评论区看他们的生活——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,谁去旅游了,谁今天心情不好需要安慰。我们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,交换着各自人生的片段。
如果说六十九岁学会拍视频带给我什么,我想不是粉丝多少,而是让我明白:人生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,都可以发现新的可能。就像我阳台上的那盆月季,你以为它开过了,一场雨过后,又冒出了新的花苞。
生活就是这样,你以为已经看过所有的风景,一转身,还有满天的晚霞等着你。而我很庆幸,在这个年纪,还能举起手机,把这些晚霞,分享给屏幕那头的你们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光标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光标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100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9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4)
3想和他一起去海边散步看星星阅读 (79)
4网上买薯片,收到后袋子漏气阅读 (79)
5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