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标文章网光标文章网

老人信 “养老公寓预订” 交钱后未建成

    那会儿我正为养老的事发愁呢。儿子一家在南方定居,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面。老房子没电梯,我这膝盖爬了半辈子楼梯,现在是真吃不消了。那天在老年大学,老张神秘兮兮地塞给我一张彩页——蓝天白云下,几栋小洋楼立在水边,花园里老人在下棋、散步,旁边还配着“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”几个大字。

    “颐养天年公寓,”老张压低声音,“现在预订能打七折,以后正式开盘可就没这价了。”

    我心动了。周末跟着看房团去了趟现场。荒郊野岭的,就几台挖掘机在那儿摆着,可销售中心那叫一个气派。大理石地面亮得能照出人影,沙盘做得跟真的一样。小王经理握着我的手说:“李大爷,我们这是市政府重点扶持项目,您看这块地,明年这时候就能入住了。”

    他给我算账:现在交十万定金,锁定七折优惠;等封顶再交三十万,就能选最好的楼层和朝向。“您想想,到时候住进来,医疗室、游泳池、图书馆啥都有,还有专人照顾,儿女也放心不是?”

    这话戳到我心窝子了。是啊,不能给儿子添麻烦。我琢磨着,把老房子卖了,加上这些年的积蓄,够在这安度晚年了。

    交钱那天,小王经理把合同翻得哗哗响,指着几个地方让我签字。我老花镜忘带了,想着这么大个公司,总不会骗人吧,就糊里糊涂都签了。临走时他们还送了我一套蚕丝被,摸着滑溜溜的,心里那点不安也就压下去了。

    头几个月,我每个月都坐两小时公交车去看进度。工地慢慢有了点样子,钢筋水泥起来了。每次去,小王都热情地给我介绍:“李大爷,这是医护楼,那是活动中心……”我还真以为梦想快实现了。

    变化是从第二年春天开始的。工地上的工人越来越少,后来干脆停工了。我给小王打电话,他说是雨季影响施工,让我别担心。可雨季过了,工地还是静悄悄的。再后来,小王的电话打不通了,销售中心也关门了。

    我们这些老人自发建了个微信群,这才知道上当的人有几百个。王老师把退休金全搭进去了,陈阿姨是把老伴的抚恤金都投了进去……大家在群里互相安慰,也互相传递着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——“听说老板跑路了”“政府要接手了”“法院在拍卖地块了”……

    我儿子知道后,连夜坐高铁赶回来。他看着我说:“爸,你怎么不早跟我说啊?”那眼神里有责备,更多的是心疼。他带我去报警,去信访办,去法院……可每次都是让等通知。

    最让我难受的是去年冬天。老张突发脑溢血走了。追悼会上,他女儿红着眼睛跟我说:“李叔叔,我爸临走前还念叨,说对不起大家,是他先宣传这个项目的……”我握着她的手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老张是个热心肠,他哪知道会这样啊。

    现在三年过去了,那地方还荒在那里。钢筋生了锈,野草长得比人还高。我们这些老人偶尔还会在微信群里互相打气,但更多时候是沉默。儿子劝我去南方和他们一起住,我总说再等等。其实我是舍不得,不是舍不得那十万块钱,是舍不得那个梦——那个能让我有尊严地老去的梦。

    前几天路过老房子,新住户在阳台上养了好多花。我突然想,要是当初没动养老公寓的念头,现在是不是还住在那儿,每天下楼和邻居下下棋、聊聊天?可人生没有回头路啊。

    晚上睡不着,我把那份合同拿出来看。纸张都发黄了,上面那些条款写得明明白白,可当时我怎么就没仔细看呢?现在明白了,人老了,图的就是个安稳,可这世上最难得的,偏偏就是安稳。

    枕头底下还压着颐养天年公寓的宣传册,偶尔还会拿出来看看。那上面的蓝天还是那么蓝,花园里的老人还是笑得那么开心。只是不知道,我们这些人,还能不能等到住进去的那一天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光标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