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标文章网光标文章网

大学生帮 “同学” 代还花呗被骗

    这件事过去快半年了,可每次想起来,心口都像压着块石头。今天我想把这段经历原原本本写下来,不是想博同情,也不是要指责谁,就是憋在心里太难受了,说出来或许能好受些。

    那是去年十一月初,正赶上双十一预热,大家购物车都塞得满满的。晚上十点多,我刚从图书馆回来,手机响了,是李明——我们班的生活委员,平时挺热心一个人。他微信上问我方不方便语音,声音听着特别着急。

    “兄弟,这回真得求你帮个忙了。”他那边背景音很吵,“我女朋友在杭州实习,她花呗到期了,明天就是最后期限,再不还就要上征信了。”

    我握着手机,心里有点犹豫。毕竟涉及到钱,而且数目不小——三千八百块。

    “她人在外地,转账要明天才能到账。”李明的声音带着哭腔,“我先把钱转给你,你帮她还一下行吗?就周转一下,她明天一早就给你转回来。”

    说着,微信上就弹出了转账消息——三千八百整。看到钱已经到账,我那点戒心就放下了。想着同班同学两年,李明平时为人确实不错,上学期还帮我占过座,应该没问题。

    “行吧,怎么操作?”我问他。

    他发来一个支付宝账号,说这是他女朋友的。我按照他说的,分两笔把三千八百块转了过去。操作完我还截图发给他确认,他说了好几句“太感谢了”,还说等他回来请我吃饭。

    那天晚上我睡得挺踏实,觉得自己帮了同学一个大忙。

    第二天早上八点,我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——没有收到任何转账。我想着可能人家还没起床,等到九点、十点……还是没动静。我给李明发微信:“你女朋友那边方便转账了吗?”

    消息发出去,屏幕上跳出红色感叹号——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。

    我脑子“嗡”的一声,整个人都懵了。手抖着拨他电话,关机。冲到他们宿舍,他室友说李明昨晚根本没回来。我又去找辅导员,这才知道——李明那个微信号前天就被盗了。

    我当时腿就软了,扶着墙才站稳。三千八百块啊,是我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生活费,是我在奶茶店打工站了整整两个月的工资。

    报警做完笔录从派出所出来,天已经黑了。十一月的风刮在脸上像刀子,可我一点感觉都没有。回到宿舍,我把自己蒙在被子里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不是委屈,是恨自己怎么就那么傻。

    那之后的半个月,我像变了个人。不敢告诉爸妈,只好每天早上六点就去校外早餐店打工,下午没课就去送外卖,晚上还要做家教。一天打三份工,就为了把那个窟窿补上。

    最难受的是在课堂上看见李明。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还像往常一样跟我打招呼。我只能勉强笑笑,心里像针扎一样。有次他看我黑眼圈重,还关心地问我是不是熬夜了。那一刻,我真想告诉他实情,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——这不是他的错,他也是受害者。

    后来真相大白,是专业的诈骗团伙盗了他的号,摸清了他的社交关系,专门挑我这种和他关系还行的同学下手。警察说这种案子很难破,钱基本追不回来了。

    这件事给我上了大学以来最痛的一课。我学会了:第一,涉及钱的事,哪怕是亲兄弟也得电话确认;第二,看到转账截图不一定是真到账,现在P图太容易了;第三,不要因为面子就不去核实,我的犹豫和不好意思,让骗子得了逞。

    现在回想起来,我损失的不仅仅是钱,更是对人与人之间信任的那种纯粹。以前我觉得帮朋友是天经地义的事,现在每次有人找我帮忙,心里都会先打个问号。这种变化让我很难过,好像我的一部分也跟着那三千八百块一起丢失了。

    我把这段经历说出来,希望还在学校的你们引以为戒。帮朋友是好事,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。确认身份,多方核实,别让善良成为被利用的弱点。现在的骗子太懂得利用我们的善意和同学情谊了,他们研究我们的心理,摸清我们的关系网,就等着我们一时心软。

    如果时光能倒流,我一定会对那晚的自己说:先给他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吧,别急着当好人。可惜,生活没有如果。这三千八百块,成了我青春里最贵的一堂课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光标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