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子里不知怎的,就飘过一句话,像是从很远的地方,被这秋风送来的——“秋日的风声凉,没他添衣裳。”
就这一句,平平淡淡的,却像一根极细极韧的丝线,一下子勒进了心口里,起初不觉得,慢慢地,那疼才丝丝缕缕地弥漫开来。
是啊,风声是凉的。可从前,这凉意里,是裹着暖意的。
那时候,他还在。
他是个顶细致的人。秋天刚到,梧桐叶子还没黄透呢,他就开始张罗了。衣柜顶上那个沉甸甸的樟木箱子,得踩着凳子才能够着。他会把它搬下来,打开盖子,一股混合着樟脑和阳光味道的气息便扑面而来。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的,全是秋冬的衣裳。
“过来试试,”他总是这么招呼我,手里抖开一件厚实的毛衣,“看看今年还合身不?”
我常常是嫌他啰嗦的。正看着书,或者写着什么东西,被打断了,便有些不耐烦,磨磨蹭蹭地走过去,嘴里嘟囔着:“哎呀,不冷,现在穿这个早着呢。”
他也不恼,就那么笑着,执意把毛衣套在我头上。羊毛线带着箱子里的暖香,罩住我的一瞬间,世界都变得安静而妥帖了。他会帮我扯平衣角,前前后后地看,领口是不是服帖,袖子长短是不是合适。他的手指是温热的,偶尔碰到我的脖子,我便下意识地一缩,他便笑出声来,说:“像个怕痒的猫。”
那件深灰色的羊绒衫,就是他这么给我“试”出来的。他说灰色衬人,显稳重。其实我知道,是因为那羊绒衫贵,他给自己买的是混纺的,却执意给我买纯羊绒的。我穿着它,被他左看右看,最后满意地点点头,说:“挺好,今年冬天就它了。”
还有那件藏青色的呢子大衣,也是他挑的。下第一场秋雨的时候,他非拉着我去店里试。我嫌样式老气,他说:“大衣要看料子和做工,这样的才经穿,能穿好多年呢。”他在镜子前帮我整理衣领,把每一根头发丝都从领子里小心地拨出来,那神情专注得,好像在完成一件多么了不得的艺术品。
那时候,我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。秋天来了,他自然会拿出厚衣服;天气稍微一变,他总会第一个提醒我,“明天降温,把那件厚的穿上”。我的冷暖,仿佛成了他身体里一个天然的感应器,比天气预报还要准。
我甚至常常不耐烦。嫌他拿出来的衣服不够时髦,嫌他一遍遍地叮嘱太过絮叨。有一回,我为了好看,硬是在深秋只穿了一件薄外套去赴朋友的约,回来就发了烧。他守在我床边,一夜没怎么合眼,用温水一遍遍给我擦额头和手心。他没说什么责备的话,只是第二天,我看见他眼底布满血丝,那件被我嫌弃的厚外套,就端端正正地放在我的床头。
现在想起来,我那点可笑的“风度”,在他那份沉甸甸的、用一件件衣裳包裹起来的关切面前,是多么的幼稚和不知好歹。
后来,他病了。
病来如山倒。那么一个细致周到的人,很快就被折磨得形销骨立。医院的病房里,也充满了消毒水的味道,再也闻不到樟木箱子和阳光的暖香了。那年秋天,轮到我来给他添衣裳了。我买来最柔软的棉质睡衣,小心地帮他穿上,生怕弄疼了他。他的胳膊瘦得只剩下骨头,睡衣穿在身上,空荡荡的。
我学着他的样子,帮他整理衣领,想把那份温暖和妥帖也传递给他。可我的手是笨拙的,甚至是颤抖的。他看着我,虚弱地笑了笑,说:“挺好,合身。”
那是我第一次,也是最后一次,为他添衣裳。
他走的时候,也是在一个秋天。风,和今天一样的凉。
从此以后,我的四季,便少了一个维度。
春天花开得再热闹,我也觉得底色是寂寥的;夏天太阳再烈,我心里也存着一块化不开的冰。而最难熬的,就是这秋天。
秋风一起,那种熟悉的凉意钻进骨头缝里,我第一个反应,还是像过去许多年一样,下意识地想去寻找那个能为我添衣的人。可一回神,屋子里空荡荡的,只有风穿过窗缝发出的、呜呜的声响。
那个樟木箱子,还在衣柜顶上。我再也没有勇气把它搬下来。我知道,里面的每一件衣服,都还保留着他的指纹,他的目光,他一遍遍整理过的痕迹。那是一件他给我买的毛衣,叠得方方正正,羊毛的质感依旧柔软,可我拿在手里,却觉得有千斤重。那上面,似乎还有他手掌的温度。我把脸埋进去,深深地吸一口气,却只闻到陈旧时光的味道,那股暖香,终究是散了。
“没他添衣裳”。
这五个字,如今像一枚冰冷的印章,烙在了我每一个秋日的开端。它不是一种诗意的感慨,而是我切切实实的生活。是一种失去了屏障,赤裸裸地站在秋风里的无措;是一种喊冷了,却再也得不到回应的空洞。
我学会了看天气预报,学会了在降温前自己找出厚衣服。我的衣柜里,也添了许多新的、时髦的款式。可我穿在身上,总觉得不对劲。那份由另一个人亲手赋予的、带着体温和关切的“暖”,是任何昂贵的面料、任何精巧的设计都无法替代的。
那是一种被郑重其事地爱着、安放着的踏实感。
窗外的风,好像更大了些。我打了个寒颤,终于从漫长的回忆里醒过来。茶杯里的凉意,透过瓷壁,清晰地传到掌心。
我站起身,走到衣柜前,犹豫了一下,还是给自己拿了一件外套,默默地披上。
衣服是暖的,阻隔了窗外的寒气。
可心底那个巨大的、因为失去他而留下的窟窿,那嗖嗖地透着冷风的地方,又该用什么去填满,去温暖呢?
我不知道。
我只知道,往后的每一个秋天,风声都会这般凉下去。而我,也将在这一年复一年的凉意里,学着习惯,这份无人添衣的、漫长的余生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光标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光标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75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72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64)
3想和他一起去海边散步看星星阅读 (61)
4代买限量零食黄牛发错口味阅读 (59)
5做律师想做刑事案,跟着老律师办案后成专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