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标文章网光标文章网

拳击教练:教出拳练防守

    我当拳击教练,算起来得有十五个年头了。这十五年,我站在拳台边,看着一个个生瓜蛋子走进来,有的怯生生的,有的莽撞撞的,最后又看着他们,带着不同的故事走出去。我教他们的,说起来就两样东西:怎么出拳,怎么防守。但这简单的两样,里头装着的,却是人这一辈子都可能要面对的课题。

    我印象最深的是个小伙子,叫阿杰。他来的时候刚上大学,瘦得像根豆芽菜,戴着副黑框眼镜,说话声音跟蚊子哼哼似的。他说他想学拳击,是为了“不被欺负”。我一看他那样子,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。校园里,或者社会上,总有些弱小的,会被人盯上。

    我没跟他讲什么大道理,直接把他带到沙袋前。“来,先打一拳我看看。”

    他扭捏了半天,使足了劲儿挥出一拳,软绵绵的,胳膊都没伸直,自己还差点闪了个跟头。那不像出拳,倒像是怕碰疼了沙袋,轻轻摸了一下。

    我笑了,不是嘲笑,是觉得这孩子真实在。我说:“阿杰,你这不是打拳,是跟沙袋讲礼貌呢。出拳,首先你得忘了自己。别想着你胳膊细,别想着你力气小。你就想着,前面这个东西,它挡住了你的路,你要推开它,或者,你要打碎它。”

    我手把手地教他:脚怎么站,才能扎根在地上;腰怎么转,才能把全身的力气拧成一股绳;拳头怎么送出去,不是用胳膊,是用你的身体,用你的意志力推出去。“拳头出去的时候,肩膀要送出去,下巴要收起来,另一只手要护住脸。记住了,攻击的时候,也是最不能忘记防守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他学得很慢,一个站姿就能练一星期,浑身酸疼,龇牙咧嘴的。但他有股韧劲儿,不吭声,就是练。有时候我看着他对着沙袋一遍遍挥拳,汗珠子砸在地板上,啪嗒啪嗒响,我就想起地里头的老黄牛。

    大概过了小半年,他总算有点样子了。一拳出去,沙袋能“嘭”地一声闷响,微微晃动了。那天,他看着晃动的沙袋,愣了一下,然后转过头看我,眼睛在眼镜片后面亮晶晶的。他没说话,但我懂那眼神,那是一种发现了自己身体里原来藏着力量的惊奇和喜悦。

    光会出拳不行,在拳台上,你得更会挨打。我开始教他防守。

    我带他上拳台,给他戴上头盔,我拿着手靶。“现在,我来进攻,你只管防守。记住我教你的,抱架,格挡,摇闪,移动。”

    一开始,他慌得不行。我的拳头(当然是收着力的)从各个方向过去,他手忙脚乱,抱架散了,眼睛闭上,只会往后缩,背靠着围绳,像个受惊的刺猬。

    我停下来,按住他发抖的肩膀。“阿杰,看着我。防守不是缩起来等挨打。防守是你看清对方的来路,是你在保护自己的同时,还在寻找机会。你缩成一团,就什么都看不见了。你得睁开眼睛,透过你的拳套缝隙,盯着我,判断我下一拳要打哪里。”

    我告诉他,挨打不丢人,谁都会挨打。丢人的是,挨了打,还不知道拳头是从哪儿来的。“格挡,不是硬碰硬,是拨开,是引导,把那股伤害你的力量引到别处去。摇闪,不是害怕地躲,是带着节奏地移动,让对方的拳头擦着你的头发过去,那时候,他的空档就露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防守的训练,比出拳更磨人。它磨的是你的神经,你的胆量。你得克服那种面对攻击时,本能想要闭眼、退缩的恐惧。阿杰没少挨我的“揍”,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。但他一次也没说过放弃。他慢慢地,能看清我的虚晃了,能准确地用小臂格开我的直拳了,甚至能低头躲过我的摆拳,然后,下意识地,他的反击拳也能出来了。

    大概一年后的一个晚上,他训练完,没有立刻走,坐在拳台边喘气。汗湿的头发贴在前额上。他忽然对我说:“教练,我好像有点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“明白什么了?”我递给他一瓶水。

    “以前我总觉得,厉害就是能把别人打趴下。现在觉得,能不被人打趴下,好像更重要。”他顿了顿,接着说,“而且,有时候你格开对方拳头的那一下,或者躲过去的那一下,心里头特别踏实,比打中他一拳还踏实。”

    我看着这个当初的“豆芽菜”,现在肩膀宽了,眼神稳了,说话也有中气了。我知道,他学到的东西,已经不止于拳台了。

    后来,阿杰大学毕业,去了别的城市工作。临走前,他来跟我道别。他说:“教练,谢谢您。我现在不怕了。”

    就这一句话,我觉得我所有的付出,都值了。

    这些年,我教过各种各样的人。有像阿杰一样为了自卫的,有白领来减压的,有孩子来锻炼意志的。我教他们的,始终是那两样:出拳和防守。

    出拳,是为了什么?不是为了欺负人,是为了在你需要的时候,有能力表达你的态度,捍卫你的界限。那是一种“进取”的勇气。你得敢把拳头送出去,承担出击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果。

    防守,又是为了什么?不是为了懦弱地躲避,是为了让你能“存在”下去。在生活的重拳面前,你能保护好自己,不轻易被打倒,不轻易被摧毁。你护住要害,稳住心神,才能看清局势,才能等到属于你的机会。

    这一攻一守,一进一退,其实就是人活在世上最基本的节奏。谁不是一边努力地向前挥拳,开拓自己的路,一边又小心翼翼地构筑防线,守护自己那点珍贵的东西呢?

    我还在这个拳馆里,日复一日地听着“嘭嘭”的击打声,闻着汗水和皮革混合的味道。我看着我的学员们,他们在这里流汗,咬牙,甚至偶尔流泪。他们在这里学会如何有力地出击,也学会如何坚韧地承受。

    每当看到他们眼神里那份逐渐生长的坚定,我就觉得,我这个教练,当得挺有劲的。我教的不仅仅是拳击,我是在帮他们,一点点地,找到身体里那个敢于出击、也懂得守护的自己。那个自己,能陪他们走上真正的擂台,也能陪他们,走好眼前这漫长的一生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光标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