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得从那个闷热的周六下午说起。我正刷着手机,一个叫“乘风”的人加我微信,备注是“老同学还记得我吗”。我翻遍通讯录也没想起是谁,但通过后他热情地叫我“老班长”,说是我小学同学。聊了几天家常后,他“无意间”提起在做“计划师”,帮人做投资,每天能有几百块收益。
“就投一百块试试,亏了算我的。”他发来语音,声音诚恳。我想着一百块也不多,就按他说的下载了那个叫“星海”的APP。界面花里胡哨,现在回想起来处处是破绽,但当时被他那句“带着老同学赚点零花钱”打动了。
第一天,我投了一百,晚上收到130。第二天,我投了三百,收到380。钱都能正常提现到银行卡。那种感觉,像走在路上捡到钱——轻松,太轻松了。
“明哥,你这投得太保守了。”第五天,乘风说,“按我的计划倍投,一次能把前几天的都赚回来。”他发来一串数字:500、1000、2000、4000…“这是稳赚的计划,只要跟着来,一周就能上万。”
现在写这些数字我的手还在抖,可当时像被鬼迷了心窍。投到2000那档时,APP显示我赚了600,但他说要连投三期才能提现。我已经投了三千多,不能前功尽弃——这念头像魔咒拴住了我。
到第八天,我卡里只剩最后八千块了。乘风晚上十点打来电话:“明哥,最后一把,八千!明天连本带利能拿回两万四!”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沙哑。我蹲在卫生间,烟灰缸满了,媳妇儿和孩子在卧室熟睡。窗外下着雨,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,眼睛通红。
“要不…算了吧?”我说。
“明哥,都走到这一步了,放弃太可惜了!我跟你投一样的数,要亏一起亏!”
就这一句话,让我最后的防线崩溃了。我颤抖着输入密码,转了最后八千。那晚我没怎么睡,天快亮时才迷糊过去,梦见带着孩子去游乐园,她笑得特别开心。
第二天一早,我迫不及待打开APP——一片空白,只有一个感叹号。给乘风发微信,红色感叹号刺得眼睛生疼。打电话,关机。我瘫在沙发上,浑身发冷。
媳妇儿发现不对劲是在中午。她问我是不是病了,脸色那么差。我张了几次嘴,最后哇一声哭出来。三十岁的大男人,哭得像走丢的孩子。她一页页翻着转账记录,手一直在抖,但没哭也没闹,只是轻轻说了句:“孩子的学费没了。”
那之后的半个月,我们家像冰窖。我每天下班就躲在阳台抽烟,她不再跟我多说一句话。直到那个周日,她带着孩子从娘家回来,看着我说:“钱没了还能再赚,你要是一直这个样,家就真的没了。”
就是这句话,像盆冷水把我浇醒了。我开始加班,接私活,周末去帮人开车。三个月后,我攒够了学费。交钱那天,老师笑着夸我真负责,这么早就来交费。我苦笑,心里五味杂陈。
上个月,我偶然在微博看到“倍投骗局”的揭秘,手法一模一样。原来那个“乘风”可能同时骗着几十个“老同学”。我一条条翻看受害者的留言,有人被骗了首付,有人被骗了医药费…看着看着,我突然不那么恨他了。我恨的是那个贪心的自己——如果第一次赚了30就收手,如果不在卫生间蹲那一晚,如果…
这两万块钱,像一记响亮的耳光,打醒了我。现在有人跟我说“稳赚不赔”,我会笑着摇摇头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但地上处处是陷阱。我把这段经历讲出来,希望你在类似的诱惑面前能停下想想——想你的钱是怎么一块一块攒起来的,想你爱的人知道你被骗后会有多难过。
生活没有捷径,踏踏实实赚来的钱,花着才踏实。这是两万块钱买来的教训,贵,但值得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光标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光标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89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86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0)
3想和他一起去海边散步看星星阅读 (73)
4代买限量零食黄牛发错口味阅读 (72)
5扫码领洗发水,收到后是小瓶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