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标文章网光标文章网

网上找 “短视频剧本” 付全款后剧本无用

    这件事过去快半年了,可每次想起来,心里头还是像堵着块石头,沉甸甸的。我总想把它写下来,不是想博取同情,也不是要指责谁,就是觉得,这段经历太真实了,像一根刺,扎在我追逐梦想的路上,提醒着我一些东西。

    那会儿,我大概是魔怔了。

    天天琢磨着拍短视频,脑子里全是各种画面和桥段。看着平台上那些爆火的作品,心里又羡慕又着急,总觉得下一个火起来的就该是我。设备攒了点钱,也买了,基本的剪辑软件也摸熟了,可偏偏,就卡在了“剧本”这最关键的一步上。我自己写的,怎么看都觉得幼稚、平淡,像杯白开水,指望着它能掀起什么浪花来?

    于是,我开始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搜索。“短视频剧本”、“爆款剧本定制”、“专业编剧代写”……这类关键词一搜,跳出来的信息海了去了。我像个没头苍蝇,在各种论坛、贴吧、甚至一些所谓的“编剧工作室”网站里乱转。那感觉,就像一个饿极了的人,闻着味儿找吃的,理智早就抛到脑后了。

    后来,在一个看起来还挺正规的编剧交流群里,我加了一个人。他的网名我就不提了,就叫它“影子”吧。影子的朋友圈里,全是各种成功案例的截图,哪个剧本又帮客户引流几十万啦,哪个段子一发布就上了热门啦。他说话也很有一套,开口闭口都是“人物弧光”、“情节反转”、“情绪钩子”,听起来特别专业,特别唬人。我跟他聊了我的想法,我想拍一个关于都市人孤独感的、带点温暖治愈性质的小短片。

    影子听完,立刻发来一段语音,语气充满了肯定和鼓励:“哥们儿,你这个想法太好了!非常有深度,现在市场就缺这种有温度的内容。你放心,交给我,我绝对给你打磨出一个能打动人心的本子!”

    我心里那个激动啊,感觉遇到了知音,梦想的大门仿佛已经被推开了一条缝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谈价格。他报了个数,说实话,不便宜,几乎花掉了我那个月大部分的业余预算。我犹豫了一下,但影子说:“好剧本是无价的,它是你整个作品的灵魂。投资灵魂,才是最划算的。” 这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。我一咬牙,想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,为了梦想,值得!

    付款的时候,不是没有过一丝警惕。我提出能不能先付一半定金,看到剧本后再付尾款。影子立刻拒绝了,理由听起来也很充分:“我们这是智力创作,一旦开始投入精力,就无法挽回了。而且我们讲究诚信经营,绝对不会为了一单生意坏了口碑。你可以看看朋友圈的客户反馈,都是全款预付的,大家都合作得非常愉快。”

    他朋友圈那些红彤彤的转账截图和满屏的“谢谢老师,剧本太棒了!”的赞美,像一剂强心针,把我最后那点疑虑也打消了。我心一横,通过扫码,把全款转了过去。那一刻,感觉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,充满了期待,甚至已经开始幻想片子拍出来后的好评如潮。

    等待的那几天,时间过得特别慢。我隔三差五就去问一下进度,影子总是回复说“在精心打磨”、“别急,好东西需要时间”。大概过了五天,他终于把剧本发过来了。是一个Word文档。

    我几乎是颤抖着手点开的。

    可是,只看了第一页,我的心就凉了半截。格式倒是挺像那么回事,有场景、有人物对话、有动作提示。但那个内容……怎么说呢,就像是用各种网络上摘抄下来的“金句”和“鸡汤”,生硬地拼接在一起。情节转折极其突兀,人物对话假大空,完全不符合正常人的说话逻辑。我想要的那种细腻的孤独感和温暖的治愈,变成了口号式的呐喊和矫情的旁白。

    我不死心,又仔仔细细地读了两遍,越读心越沉。这根本不能用!别说拍了,就连读出来都觉得尴尬。它就像一个用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空壳,没有血肉,更没有灵魂。

    我赶紧去找影子,尽量客气地表达了我的失望,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。他的态度开始变得含糊,先是说“艺术理解有偏差”,后来说“你可能不太懂行”,最后干脆说“剧本没问题,是你不具备实现它的能力”。我请求退款,哪怕退一部分也行。这下,他彻底变脸了,开始各种推诿,说什么“知识产品概不退换”、“你已经看过了内容,无法确认你是否已经抄袭”……

    争吵了几句之后,他直接把我拉黑了。那个曾经充满“专业”气息和“诚意”的对话框,只剩下一个个红色的感叹号,刺眼又冰冷。

    我呆坐在电脑前,半天没缓过神来。不是因为钱,那笔钱虽然肉疼,但还不至于让我活不下去。是一种更深、更无力的挫败感。我感觉自己像个傻子,被人用精心编织的谎言,轻易地骗走了信任和热情。我不仅没得到想要的剧本,连带着对自己判断力的信心,也一起摔得粉碎。

    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,我都没再碰过相机和剪辑软件。一看到它们,就会想起这次愚蠢的经历。我甚至开始怀疑,自己是不是根本就不是拍视频的料,那个梦想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虚妄的。

    时间慢慢过去,伤口结了一层痂。我开始冷静下来回想整个过程。我错在哪儿了?是错在太轻信别人了吗?不全是。更深层的原因是,我太想走捷径了。我渴望一个现成的、被验证成功的“灵魂”,来直接注入我的作品,让我省去最艰难、也最必要的创作过程。我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了一个陌生的、看不见摸不着的“专业人士”身上,用金钱去购买一个不确定的成果,却放弃了对自己想法和能力的打磨。

    那个无用的剧本,我一直没删,就让它静静地躺在电脑的某个文件夹里。它现在对我而言,不再是耻辱的标记,而是一个昂贵的教训。它提醒我,梦想没有捷径,创作尤其如此。真正的“灵魂”,只能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体验、独立的思考和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修改与打磨。指望花钱买来一个能打动人的故事,本身就是一个虚幻的泡沫。

    现在,我又重新拿起了相机,开始用自己的方式,记录一些平凡琐碎但真实的生活片段。进度很慢,也没几个人看,但心里是踏实的。因为我知道,这一次,每一步都是我自己走出来的。而那笔付出去的“学费”,虽然昂贵,却也让我真正明白了:有些路,只能自己一步一步去走;有些坑,踩过了,才知道怎么绕开。梦想很美好,但通往它的路上,布满了陷阱,而最大的陷阱,往往是我们自己急于求成的心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光标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